2024年3月26日 星期二

《一念無明》

講述精神病人余文樂的一套電影,我覺得曾志偉演得幾好,似乎無其他演員比他更適合做這個角色,世故卻又有點迷茫,演員的演技真的不錯,可能看了周處除三害,感覺電影有點諷刺宗教教會的味道,節奏不錯,導演講故事的能力不錯,不過我覺得鏡頭上最後余文樂跟曾志偉對話的高潮略為太快轉鏡頭,影響觀看體驗,慢一點會比較,也許想觀眾都看到二人的表情吧,一鏡到底也不錯,感覺上演員很少移動,通常都是停下來對話的,但電影歌曲很難聽,像頌經似的。

2024年3月22日 星期五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整理房間時應當將物品分為五類:衣物、書籍、紙張檔案、雜物和情感紀念品;在整理時拿起每件物品,如果能使自己「怦然心動」則留下,如果不能則要感謝物品的貢獻然後與其告別。



樹懶生活法

刷牙時,一顆一顆慢慢來,感受刷毛一根根刷過牙齒表面、泡沫在齒縫與舌尖的質地;喝咖啡前,先欣賞上層奶泡的花樣,有沒有看出什麼圖案?聞聞香氣,小抿一口,閉上眼感受前中後味,在腦中複習這顆咖啡豆的歷史和資訊。

在通勤的車上看窗外的風景、觀察路人的服飾;等早餐時不滑手機,而是欣賞老闆娘俐落的煎蛋手法和神乎其技的記人術;眼前的一切就像在拍紀錄片,每一幕都很普通,細看看是每個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常見,卻鏗鏘有力的充滿意義。

「淡人」

贏不了別人,擺也擺不爛,想躺又躺不平,對世界不抱希望也不至於絕望,一生平平淡淡,對任何事也平平淡淡,那種不上不下的人,我們稱之為「淡人」。

因為無念無想,只管盡到本分,基本上不太為世俗上是非誘惑動搖,心情不太因為什麼人事物波動。

2024年3月16日 星期六

旅行的研究丨合乎常理分析

《Travel and lifestyle》 / edited by Mimi Li, Xiaoting Huang and Han Shen.

Social life is performative and determined by the roles allocated by different social contexts (Goffman, 1959).

Because work and life are the two central domains people confront on a daily basis, the transition between work and life roles forms part of daily life (Ashforth, Kreiner, & Fugate, 2000).

作者研究旅行與人生的關係,他指出歐洲國家大多願意放取所有年假,反而北美及亞洲國家即使有年假亦未必會放取,Leisure Compensation theory指去旅行的目的在於regain autonomy,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指出旅行可以累積internal resources,增加人生的滿足感,例如participating in adventure or sports activities或者learning opportunities,但研究指出旅行時間長短與快樂沒有直接關係,學者提出5個旅行的目的Relaxation, detachment, mastery, autonomy and life satisfaction,認為短旅行目的是於提供the passive route to life satisfaction (detachment and relaxation),長途旅行目的在於提供the active route (mastery)。

為甚麼不去旅行呢?

學者認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目標,當Individuals with a greater conflict在人生目標上,例如缺乏ability to manage time for work requirements時,他們會選擇放棄相對次要的goals,例如沒有時間的人會abandon their pursuit of personal pressure,reduce feelings of deservingness of pleasure,相對上會沒有那麼需要去spend time on travel-related activities,所以temporal landmarks, (i.e. 指一些特別時刻,例如某些假日或者人生重要的時刻,有些人會選擇去旅行方式去渡過這些時光,例如結婚,升職,成年等人生階段都是temporal landmarks的一種) 對他們的影響不大。



2024年3月12日 星期二

《情感規範決定關係的去留?消費物品與主體性的關係》

繼續分析the sociology of negative relations,作者指出現代婚姻的轉變,離婚原因開始由客觀變為主觀,意思以前可能家暴、缺乏經濟能力才是離婚原因,慢慢女性開始重視個人感受,於是抽象的情感反而成為離婚的原因,令婚姻的終結變得相對主觀,令結果更加不穩定,或者某一日突然伴侶提出離婚,而女性經濟能力增加會進一步提高情感因素的影響力。反過來說,女性相對沒有那麼重視物質,更希望婚姻與承諾。


分手的原因與自我價值有關?

現代浪漫愛情最重要的一個新創點是,雙方都需要確保主體的自我價值。然後,為了捍衛自我價值,個體會建立起自己的情感規範,而根據這些規範決定關係的去留,例如安全感、被需要感、興趣配合度等,另外有伴侶亦會從成長角度決定一段關係是否繼續,「成功」指的是一種具備不斷吸收新知識以及整合知識的文化能力主體性。一旦個人藉由培養新品味來改善主體性,那麼他察覺伴侶的情感世界和心靈世界有所隔閡而分手,即是讀大學後分手類型,但這種以經歷及消費品建構的自我意識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發展,所以令關係更加不確定。

為甚麼情侶會因為家居物品或者生活方式而有衝突呢?

因為商品是持緻不斷的刺激源,既因為主體將自我感覺與物品聯繫在一起,還因為消費實踐是兩個主體相遇、互動和建立紐帶的平臺。由於商品已成為人們據以建構情感和關係的過疲之物,它們也可能成為日常關係中反覆出現的緊張點,質疑人們如何定義自已以及在何處定義自己,從而在日常生活的瑣事上以及主體性的深層核心中造成「累積的」(cumulative)壓力感。社會行為者以持續不斷更新、改善和變化的方式,體驗其身為消費者的自我,構成了自我敘事的主要部份,反映出個人如何感知自己的變化和發展,稱為「完善化」的過程,威脅到最初與某人所達成的「契約」,以及當初這自我在其伴侶身上所觀察到的價值。

離婚原因可分作三類?

作者指出離婚的原因可分為三類,愛的終結的敘事是頓悟、啟示或是理解;嫌隙積累,小事以及日常衝突逐漸破壞親暱關係的結構;某些事件行動或者話語都起到微創傷的作用,標誌了與一個人道德原則,三者都可以引起婚姻的衝突。

《周處除三害》台版John Wick

非常出色的一套電影,講述黑幫尋仇、警匪對決的打鬥絕不花巧,睇得非常緊張,故事的劇本拍得不長不短,恰到好處,男主角演技自然,只是女主角的戲份比較少,與男主角的對白亦不太多,有點可惜,最後自首到死刑的一幕拍得精彩,喜歡電影的拍攝角度及取景,由大入小,對稱的構圖睇得舒服。主角自知有絕症希望世人記得,希望不朽,這種臨終前對於自我的理解貫穿全套戲,最後原來根本沒有絕症,可是行為卻被判處死刑,不做任何事躲藏反而不致死去,但無人記得,但犯下大量謀殺兇案之後反而令世人記得,有種不存在的存在,男主角最後參透生死,頓悟宗教騙局,唯有從自我思考入手才可定義自己的本質,由痛苦到超脫,這種虛無感配合邪教、罪惡、佛學貪嗔痴元素,以暴力美學呈現給觀眾,愛情方面,女主角與母親的失去自由的宿命輪迴在男主角身上終結得到自由,沒有牽涉太多俗套情愛,醫生的黑道角色亦正亦邪,錯手創造了這個悲劇英雄,是這套電影好看之處。

2024年3月10日 星期日

《血腥假期 Thanksgiving》

這套恐怖血腥電影不難發現美式恐怖片的基本元素,首先是有一個殺人魔,逐一用不同方法虐待捉來的人,這次是焗熟主角們再吃他們,然後像月光光心慌慌或德州電鋸殺人狂那樣窮追不捨,其實我是幾喜歡看這種追殺的電影,有種刺激感。奇怪的是,印象中大部份這類電影的女主角必定是穿著得比較豐滿去展示身材,再躲避追殺,在恐怖的刺激同時再提供情欲的享受,似乎是近代美式恐怖電影的元素,這次也找來了金髮豐滿年輕女郎Nell Verlaque擔任女主角,情節簡單,最後兇手沒有死去的,劇情跟其他恐怖片大同小異,兇器是斧頭。

《荒漠惡種 The Seeding 2023》

這套電影是一套驚慄片,談不上恐怖的,欣賞電影配樂,尖銳的聲音營造到一種懸疑的氣氛,另外電影的過場風景有種蒼涼感,取景為猶他州的沙漠地帶紅岩峽谷,景色一絕。

劇情有點無聊,講述一名男子落到一個山谷之中,谷中只有一間屋子和一個女人,男子無法離開,谷上的孩童見死不救取笑他,他在絕望中與女子行房,然後女子懷孕。男子意外令谷上一名孩童被吊死,然後女子哀痛孩童死去怪罪在男子身上,將男子囚禁,最後臨盤之際釋放男子,男子帶女子離開山谷但半路女子誕下女兒,然後孩童在男子身後出現將其刺死。

劇情應該是女子為了生育而設計令男子與她行房配種,當生到女兒後就可以將配種使命交給女兒,以往應該不少男子命喪於此地,可是劇情怪誕之處是,為甚麼兄弟們要將孩童殺死,及後又一同與母親狂歡?山谷中只有一名女子有配種的使命嗎?是甚麼古老儀式要女子獨自一人居住?電影存在太多疑問,一旦沒有疑問,結局或許又是警察善後,反而這樣不知甚麼原因主角死了,多了一份懸疑感,沒頭沒尾的電影故事,以初生女孩的出生作結,過份強調敘事的合理性難以感受電影的荒誕感。



2024年3月9日 星期六

《臨時劫案》

冇冷場的一套喜劇,雖然是警匪片,但劇本將各人的相遇串連在一起,部份角色不期而遇,令故事得以發展下去,當中主角的演技最出眾,一改以往帥氣的形象,令人有驚喜。原以為會成為一套膠片,但最後發現劇雖然荒誕但卻成功刻劃到現實的都市人性格,而且有不少新面孔,同時亦喜愛拍攝香港街景的處理方法。

2024年3月7日 星期四

《假性親密:修復失衡的互動,走進真實關係》

無聊書本,閱讀後也不知道究竟作者想表達甚麼,很少面對這種表達奇奇怪怪的書本,作者指出假性親密,就是指伴侶一方為表演者,一方為觀眾,利用招牌表演去掩飾自己真正感受,以為不停對另一半好就是真正的親密關係,但作者沒有在定義上深究這種假性有多「假」,反而不斷以故事作例子去解釋要坦誠向伴侶交代自己童年,認為童年的生活是造成這種假性傾向的主因,都是老生常談,完全不明所以,浪費時間,不過光看標題不難被書本吸引,以為有甚麼真知灼見。

甚麼叫真正的親密關係?作者指出要情感理解和深度連結,但這個定義也很虛幻,一般而言就是你覺得對方理解你,你的關係就親密,你覺得對方明白你,你就可以連結大家的內心,不是甚麼大道理,簡單而言就是愛不夠,而不是像書本的主角那樣去計算付出多少,以為付出夠多就是親密關係,因為愛的質量不是計量遊戲,這個道理十分簡單,作者擅長將一些老生常談再包裝,換個字眼就好像變成一套新理論,浪費讀者時間。

《戀人未滿與前現代愛情觀》

戀人未滿的定義

「戀人未滿」式的互動,是當事雙方明講或不明講而同意彼此維持一種「非關係」的關係。這種戀人未滿的當事人沒有或幾乎不會擘劃未來,不會公開出雙入對,不給承諾,只想活在當下,通常(並非總是)以滿足一方或雙方的性需求為目的。

戀人未滿乃是隨意性愛的延伸,是時間拉長了的隨意性愛。它只能算是「非關係」,因為當事雙方中至少有一方要嘛缺乏感情目標或是不願想像未來,要嘛兩者兼而有之。「除非另有通知」,否則此類關係將會一直拖延下去。戀人未滿這一條路「無處可去」,沒有或者幾乎沒有「敘事性」(narrativity),其中的契約性質恰恰在於雙方都同意彼此間的互動不算一種關係。

戀人未滿乃建立在矛盾或是混亂意志之上(甚至建立在無關係可言的意願之上)的情感契約。戀人未滿是一種非關係(或者至少是位於積極和消極關係之間那不明朗的暧昧地帶)的合意形式。


前現代的愛情與現代愛情的分野

前現代的愛倩評價者在作選擇的時候,就好像在拍賣會上一樣,因為他們是在客體稀缺的條件下換作的。現代的性與愛情的評價者在作選擇的時候,則好像在超市裡挑東西一樣,缺乏明確的參考基準,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被導入消費市場中的愛情和性的行為,其價值都因此縮水了。由於性的行為者是在市場情境中邂逅的,因此這些行為者面臨著我們所謂「情感通編」(emotional deflation)的狀況,這和通貨緊縮的經濟機制並無二致,也就是說,商品整體價格或是價值的下降,乃是因為競爭壓低了價格,或者因為更高的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選項越是繁多越會導致貶值,因為在還項豐當的情況下,物品和人變得更加容易相互置換。當巧克力的種類一多時,它們就變得可以互換,因此容易被貶低為其抽象的貨幣價值。現在的重點乃在於找出(或是發明)獨特性,而這獨待性便以我們所謂的「墜入愛河」或「戀愛」呈現出來。這一切都是為了讓人找出自己可以依附的獨特點。



2024年3月6日 星期三

《The End of Love:A Sociology of Negative Relations 為什麼不愛了:更多自由卻更少承諾,社會學家的消極關係報告》

未婚男與已婚男人的分別,單身或更加自在嗎?

根據Durkheim的觀點,單身是一種失範,失範的慾望具有如下諸多特徵:其一,它沒有目的,只是自由漂浮、自由流動又游移不定;其二,它之所以沒有目的,那是因為它的內在沒有規範的樁子,一支可以賴以建立總體論述結構的樁子;其三,對於單身男性而言,未來是不確定的,無法為當下提供指導。相較之下,橫在已婚男性眼前的,是植基於規範的認知以及參與已知的、確定的未來,他知道哪些生活樂趣正等著他,並且透過婚姻制度確保自己繼續擁有那些樂趣。

參照之下,單身男性無法想像未來,而是被困在一個只包含「期望」(esperance)的天地中,這比一個人對未來的預估要模糊、要無定形得多。藉由期望,單身男性設想了一種也許只是曇花一現的新享樂可能性。這類型的慾望表現出失範的特色:它缺乏融合力(它並不是源自社會規範),並且它的目的也不在參與社會單元;其四,在失範的慾望中,主體的內心生活(涂爾幹稱之為「精神板塊 」〔mental plate〕)處於不確定的狀態,注意力從此對象移轉到彼對象,此外,更由於無法將慾望固定在一個人和一套體制上,他也無法做出什麼決定。

就定義而言,已婚男性是曾做出決定的人,而單身男性只能無限期地積累經驗、慾望與伴侶,而無法將其慾望的不滅動力帶入情感和敘事的結局或決定中。不確定性、積累、游移、無法(或是不願)想像未來,凡此種種,都構成了「失範慾望」本質,令其主體無法適應社會規範或是認同體制。失範的各種慾望只能並存於水平面上。

儘管已婚男人的享樂較受限制,然而這種享樂是穩定的,這種確定性構成了他的心理基礎。未婚男人雖然有權在心之所嚮的地方隨意留情,但是渴望擁有一切導致他對任何事物都不滿意,當一個人不再受到制約,他就無法自我反省。


求婚的意義是甚麼?

婚前求愛是種做決策的文化技術,它提供的程序可使內在性固定,並根據已知的規則結起來,可以在提升確定性的社會條件下做出具有風險的決定。它令到未來不會構成問題,因為該舉措的目的已經為各方所了解並且接受,另外它倚賴一套清楚的規則,這些規則將情感與互動組織成一條已知的文化途徑,情感上的確定性圍繞着婚姻的目的而組織起來的。

當求婚這種互動被儀式化後,這種互動就可以讓行為者在定義情愛關係、自己在關係中的位置、以及經營關係的規則時,確定對規範的認知(了解規定、準則以及角色為何? )、情景及自身位置的意義。在愛情的互動關係中,表現出尊重社會規範的能力對於個體的自我感覺至關重要,意味着個體有資格愛別人,也有資格被人所愛。一個人的主觀和客觀經驗之間可被感知的契合提供了存在主義的確定性existential certainty。確定性是社交互動的核心特徵。

按: 存在主義的確定性,思考自我的問題,自我的身份在未婚前是流動多變的,求婚後或許相對穩定,太太: 簡單來說即是「肯定一點」的意思。


點解要送求婚戒指?

經由物質世界的象徵物品和饋贈而實現的感受的具體化objectivation of feelings,標記並蘊含着伴侶雙方的意圖,禮物具有約束一個人意圖和情感的能力,物品在關係的具體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標誌關係的進展以及調整關係的節奏,並且反映其肇端、進程與承諾,情感獲得了一種本體論的客觀性,情感關係被具體呈現出來,致使情感在主體之外變得切實,而且客觀。將對方的首肯公諸於眾,刻意建立起具體化、客觀化的制度,而不再訴諸主觀的內省以及情感的傾訴。



《當祈禱落幕時》東野圭吾

當祈禱落幕時,意思是希望這個悲劇故事有落幕的一刻,故事的真相是博美與父親因為母親的慾念而被人上門追債,然後忠雄與博美商量後用計殺死核電站職員橫山一俊,再冒認一俊改名綿部俊一,展開多年來的逃亡生活,偶然相約博美在日本橋的不同位置見面,可惜被中學同學押谷昌子認出忠雄,忠雄唯有將其殺害,及後又見到苗村老師,亦將其殺害,博美知道後擔心父親會入獄,忠雄為了保全博美的事業及名聲決定自焚,博美忍痛掐死忠雄,再燒死忠雄。

另一條故事線是說出加賀母親因為俱樂部出身而與加賀父親結婚飽受歧視,離家出走拋夫棄子的真相,百合子因為壓力而想殺人的百合子擔心會加害兒子,於是遠走仙台隱姓埋名,認識忠雄互相扶持,死後忠雄打聽加賀消息將真相告知,可惜錯手暴露了自己的行蹤,加上偶遇昌子等事情,令忠雄擔心逃亡一事東窗事發,於是痛下殺機令命案發生。

2024年3月5日 星期二

東野圭吾《畢業—雪月花殺人遊戲》

這本小說也好好看的,內容是3對情侶的故事,當中2名女子離奇死亡,餘下的朋友根據線索找出真兇,佩服作者可以在偵探小說的世界裡書寫出各人的成長故事,求職、比賽、愛情、家庭等青春煩惱包含其中,結局是一名女子因為一夜情而自殺,男友在兇案現場出現而設法隱藏真相,另一名女子得悉朋友下藥令自己比賽失準而生起復仇的心態最後反而害死自己,這個故事也是東野先生筆下的警長加賀的出場故事。

本來已看過加賀查案的我看到加賀出現,有種追連續劇前傳的感覺,不錯,不過唯一不太好的地方是,我想真的會有人因為一夜情染病自殺,或者比賽失敗而下毒手害人嗎?要是在香港,應該有許多方法去報復的,不一定會發生命案,也許與日本文化在乎其他人的目光有關,例如一夜情角色害怕男友和親友的目光,求職的角色害怕配不上對方,無法滿足對方家長的期望,參賽者深深自責比賽的失準,要成為明日之星的抱負等等,令這些角色的青春成為一個修羅場,最後這群朋友就在人生的軌跡上消失離散。

雖然是故事,可是所反映的社會文化生態非常合我的口味,這次故事結尾不錯,每個角色都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上代價,作者在這部小說特別之處,是主角們最後也沒有得悉真相,卻透過他們的行為為讀者還原事實的經過,一般小說的角色都會有一個人知道事實的全部,而這部小說,知道最多真相的就只有讀者。



2024年3月4日 星期一

2013年的《殭屍》

終於睇左《殭屍》,沒有想像中那麼恐怖,反而故事情節比我想像中有點意外,公屋取景的電影,色調以冷色為主,動作幾華麗,很多人分析電影故事的隱喻是代指現今的香港或香港電影,被時代所遺忘的殭屍角色又重現於銀幕前,是向上一代恐怖電影及劇集的致敬之作。

一個借魂還屍的故事,題材不錯,雖然首尾呼加上南柯一夢式結局略為俗套,但劇情推進不算太沉悶,有幾幕亦給予年長的演員發揮演技的機會,演員們都有熟悉的感覺,演技自然流暢,值得一讚。

導演借劇中捉鬼道士角色的口中道出世代變遷,物是人非的滄桑,這套電影的風格不只是一套恐怖題材的電影,由劇情及對白的鋪排都反映出一種對已逝事物的眷戀,交織在劇中各種關係之上,例如夫妻、道士與米舖、電影演員及家人,鄰里的情懷等,雪恨與償還,體現在殭屍這個明知已死卻空餘肉身欠缺靈魂的存在之上

2024年3月3日 星期日

《可憐的東西》充滿感官藝術的電影

這套電影拍攝手法很奇怪,用了大量魚眼鏡頭,配樂亦非常怪誕,有大量高音的琴鍵聲,故事講述一名女子被放進一名嬰兒腦,然後慢慢接觸這個世界,透過性交易探索自己的人生,戲內女主角跟大量奇怪的男士發生性行為,充滿肉體的感官鏡頭縱貫全片,結尾是繼續這種生活,其他角色被放進動物腦作結束。

電影有時以黑白顏色進行,有時則彩色,鮮艷的色彩與黑白交織,劇情雖然誇張但我沒有太大興趣,主角演技浮誇或許配合劇情需要,簡而言之整個故事都很怪誕,是觀影的最大感受,不算十分好看,屬於影評比電影好看的作品。

不難想像影評會稱讚作品充滿女性主義及存在主義,因為全程講述女主角如何適應探索這個世界,是女性主義加科學怪人的劇情,在現今的道德標準,女主角全情享受性慾去體驗人生,自然難免留下不少金句,例如「我們必須體驗生命中的一切。不僅僅是美好,還有墮落、恐懼、悲傷。這讓我們變得完整,讓我們更有存在價值」「那是你的身體,你有權自由運用」,完全是一個好kam的角色,令人尷尬的對白,女主角經常以第三人稱敘事,性行為的直白不加修飾,完全脫離世俗標準,我現實中也見個類似的角色,雖然沒有這麼誇張

這套電影的關鍵元素是女性主義、存在主義、宗教與科學、創造、自由、社會制約、性慾與身體的哲學、人生體驗等,但並不好看,提供一些思考養份,可惜沒有共鳴,但某些鏡頭雖然怪誕卻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同意是一套有藝術成就的美學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