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3日 星期日

歷史筆記丨《為甚麼天皇可以復位而終結幕府推動明治維新?》

為甚麼天皇可以復位?日本直到近代幕末時代,德川幕府無法統治全國,亦有部份外樣大名Tozama Daimyo不太受控,最強大的4個分別為Satsuma, Chosu, Hizen及Tosa,他們各自亦因應內憂外患進行改革,偏遠的藩屬相對改革的阻力比較少,在經濟方面的改革比較容易取得成功,相反德川幕府的改革因為法國支持中斷而無法完成。外國強迫日本開關更令日本幕府制度加速衰落,日本人認為征夷大將軍無法保護日本,轉而有尊王攘夷的思潮出現。

強藩敦促自藩參與政治,並發起擁護一橋德川家當主一橋慶喜的運動,與支持幕府權威再興的南紀派抗衡,及後出現了倡導幕府和朝廷協作的公武合體派,又出現了反對幕府、甚至主張武力推翻幕府的尊王攘夷派。

大政奉還使討幕失去名分,而德川家將作為政治中樞繼續掌握實權。以薩長同盟為首的討幕派對大政奉還這樣的內容有異議,決定策動政變實行王政復古,事件最終引發1968年的戊辰戰爭。討幕派在鳥羽伏見之戰戰勝德川軍,當時幕府軍共配備了94門大砲,比新政府軍的583門大砲少了很多,因而戰敗。

新政府擔心地方勢大仍然過大,決定廢除封建制度集權中央方便改革,革新日本的政治制度。將軍不再,政歸天皇,超過三百個大名放棄領地,以往同時具備領地與一級行政區功能的「藩」俱廢,改以新設「縣」取代;新政府按照地理分佈劃出超過三百個縣,建立中央集權導向的地方制度,雖然幕藩體制沒有被完全廢除,但在名義上已不再存在。

為甚麼可以廢藩置縣?因為西鄉隆盛認為「維持一支龐大的常備軍對於薩摩藩來說是個沉重負擔」,「通過提供兵員,這一負擔可以由中央政府代為承擔,從而減輕薩摩藩的負擔。」,之後財政困難到連藩士們的俸祿都已經發不起的小藩們,接連提出了廢藩的申請,藩國的借款債務由新政府承擔,士族的俸祿也由新政府來支付。

東野圭吾 《手紙》- 殺人犯家屬的社會求生記?

睇完東野圭吾《手紙》呢本小說,故事冇咩偵探懸疑成份,一開始已經將殺人案既經過道白,大部份都是講述殺人犯的弟弟直貴之後的人生,講述他由失學失業無家可歸,到慢慢找到工作,找到宿舍,之後結識女伴,再被女伴的家人嫌棄,繼而想用懷孕方式成家立室但失敗,再之後轉換工作場所,娶妻生子,再與哥哥斷絕關係,最後到獄中向哥哥獻唱。

這一連串的經過,反映出在日本社會作為一個犯人家屬在就業、人際關係等不同社交圈子遇到的歧視,主角的想法亦受環境及上司社長等人的影響,最後去到死者家中慰問結束故事,中段有些沉悶,但由整個故事中可感受到日本社會關係的疏離與張力,界定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相對香港,即係在東京都會,閒言閒語的破壞力亦比香港強大,鄰里之間的影響亦比香港深遠。書中主角一開始隱暪過去,嘗試努力面對社會,及後坦白過去,後來遇到上流社會又改為隱暪,甚至斷絕六親,兜兜轉轉在身份認同的問題上掙扎,亦要顧及下一代的成長環境與社會標籤。

在一個充滿標籤的社會,人與人的關係比較穩定及可以預期,一旦出現異類例如殺人犯的近親,大家反而不懂得如何處理彼此的相處,進退維谷,作者在書寫這種社會矛盾方面掌握得不錯,令讀者好奇究竟主角最後會如何處理各種親密關係,例如戀人關係、夫妻關係、子女關係、兄弟關係,再擴而殺人犯家屬與被害人家屬的關係、同事關係、室友關係及社區關係等,代入這些角色衝突是週末閱讀的一個不錯體驗。